執行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件數

資料來源:高教深耕計畫 負責單位: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 上傳人員:鄭佳侑 分機:1932 更新日期:2024年12月18日


 

 

 

全校USR整體發展具體規劃及重點目標

 

明新科技大學長期以來致力於滿足新竹地區社區的需求,並以實踐社會責任為核心使命,目標是提升學生在全球化劇變和國際競爭中的適應力和競爭力。

 

 

 

Hub子計畫(一)  

健康樂活社區體適能推廣計畫

人文與設計學院 運動事業管理系

Hub子計畫(二)

打造桃竹苗地區綠色永續校園實踐計畫

民生學院 幼兒保育系

Hub子計畫(三)

新豐海廢再生海洋守護計畫

管理學院 行銷與流通管理系

Hub子計畫(四)

原民文化結合數位科技之創生應用計畫

工程學院 資訊工程系

客話茶金三生味-韌性茶鄉創生計畫

計畫成功在北埔地區實現了文化保存與創新的多項成就。首先,通過田野調查與資源盤點,團隊完成了北埔地區的人文地產景調查手冊,並撰寫了茶葉和客家文化的小故事,這些資料被編撰成冊供社區留存和教育使用。

計畫還設計並推廣了具地方特色的體驗遊程和食茶教育系統,深化社區對於當地文化的理解和參與。在技術創新方面,計畫成功結合AR 、 VR 技術,將北埔的金廣福古蹟數位化,並建立了多個數位文化示範點。

這些示範點不僅展示了當地豐富的文化遺產,還通過數位方式增強了文化的傳承與推廣。另一方面,計畫設立了青年創業平台,促進年輕人參與社區發 展和文化創新,這對於減少人口外流、增強在地經濟活力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跨院系和跨領域的課程設計和教學方式大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意願和能力。透過這些課程,學生得以參與實際社區問題的解決,並在跨域合作中培養了力。透過這些課程,學生得以參與實際社區問題的解決,並在跨域合作中培養了創意思考、團隊合作和問題解決的能力。

這些成果和亮點不僅展示了計畫在文化創意思考、團隊合作和問題解決的能力。這些成果和亮點不僅展示了計畫在文化保存和地方創生上的成功,保存和地方創生上的成功,為為未來深耕型計畫的進一步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未來深耕型計畫的進一步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竹縣五峰鄉隘蘭軌跡人文、生態、空間、孵創基地計畫

 

本計畫環扣 SDGs理念,同時延續先前計畫後續提升與強化深耕的社會服務工作

☑4.優質教育

本計畫前期兩年優化於與在地民族的連結,提供師生與民族間的友善學習空間與對話,以深化了解地方之需求而達到執行合作策略的共識,故協助地方人才之需求專業的課程及活動,建立此基礎的經驗中,持續發展地方文化、產業專才設計規劃,以提升活化地方生活文化元素(飲食文化、祭儀重建、族語復振、文化典藏),促使民族可有學習的平台,建立就業發展的環境。

☑8.合宜工作與經濟成長

透過地方產業基礎的建設發展情況下,結合地方地景與人文的素養,凸顯民族優美的文化,傳達「人與環境」間的共榮模式,新竹五峰鄉隘蘭道路(竹67縣)是主要貫穿,五峰鄉前後山具有豐富的賽夏與泰雅文化及休閒農業經濟產業,當地從事民宿、露營、餐飲、傳統服飾織品文化及生態旅遊行之有年的微產業,未來透過整合的資源、產業之結合、創新規劃與設計,運用科技數位導覽與宣傳,可獲得提升再地產業升級。

☑11.永續城市及社區Sustainable Cities and Communities

延續賽夏族祭儀調查後的研究,發掘祭儀空間不足於適用當代族人人口增加的趨勢,原有空間的規劃設計與文化資產保存的空間概念,尚無完整歸納系統式的展現,傳統建築來自民族最佳化的居住環經之建築, 不僅再現傳統建築文化,適用於文化儀式的空間,創造祭儀空間獨有的莊嚴性、可用性、友善的環境,營造當地永續傳承的文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