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特色說明
資料來源:校務發展計畫書 負責單位:校務企劃中心 上傳人員:徐莉樺 分機:2176 更新日期:2024/12/24
為落實「一流國際產業大學」之願景,本校明確定位為一所「發展智慧科技與智慧服務的應用型產業大學」。配合我國行政院建設「智慧國家」之施政目標,及「5+2創新產業」政策,本校研擬「明新產業大學城」藍圖,並以六個學院為支柱,積極在「智慧科技」與「智慧服務」兩個方向下,開拓「智慧機械」、「永續智慧商務」、「半導體封裝測試」,與「智慧生活」四個特色領域。本校特色發展具體說明如下:
特色領域一:「智慧科技」與「智慧服務」兩個方向
得利於本校坐落於桃竹苗產業中心,鄰近科學園區與工業區,本校攜手國際封測大廠,成立「半導體封裝測試產業聯盟」,為半導體產業聚落提供優質封裝測試人才。實際的人才培育面,本校目前已於校園內建置全台第一座「半導體封裝測試類產線」,當中仿製半導體廠內之產線環境,有業界等級的測試機台、量測設備,及完整的QFN封裝量產系統,讓學生在學校就能熟悉產業的作業環境和機具設備。未來,本校將進一步連結「智慧製造」之技術與應用,提供學生以就業為導向的實作教學環境。加上教育部特別獲准本校成立「2+2N封裝測試類產業菁英專班」,將促進學習與產業實務發揮綜效,實踐鏈結在地強項產業,確保學生實習場域與就業出路。111年本校再獲教育部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計畫,斥資1億4千萬元,建置「半導體產業設備廠務與檢測人才培育基地」,並結合「半導體科技博士學位學程」,培育務實型高階研發人才。
特色領域二:開拓「智慧機械」領域
為扎根智慧化之精神,本校在既有智慧機器人之豐沛研究能量下,延伸開拓「智慧機械」領域,目前已與多家產業龍頭合作,成立「智慧自動化產學技術聯盟」。此外,本校亦積極參與、協助規劃新竹縣政府之AI智慧園區,並向下紮根培育人才,推廣人工智慧之技術與運用。過程中,除了遴選師生參與台灣人工智慧學校之人才培訓,建立人工智慧教學能量,亦同時運用深度學習技術發展半導體相關產品瑕疵檢測、農產品瑕疵品檢測、零件分類機器人、無人機熱影像、太陽能電廠預防檢測,與智慧金融科技理財等技術。在教學與研究同步進行下,建立人工智慧發展基礎與相關應用技術。此外,亦進一步更新、購置CNC精密加工及先進設備,完成「智慧製造人才培育基地」設置,建立學生們在人工智慧領域之發展基礎與相關應用技術。
特色領域三:建置「永續智慧商務」之教學與實習場域
AI科技的日漸成熟以及對永續發展的重視,傳統的商務模式逐漸被改寫。本校與時俱進整合資源,建置「永續智慧商務」之教學與實習場域。以永續綠色以及低碳的概念,透過生成式AI與AI專案應用的導入,發展「智慧零售」、「智慧金融」、「智慧製造」與「智慧商業」四個實驗室,並建立企業溫室氣體管理團隊,推動「生成式產學合作模式」以及「產業淨零碳排合作模式」,使學生與業界同步接軌。
特色領域四:推動「智慧生活」之創新服務方式
鑑於現代社會日益重視健康、樂齡,與養生等自主生活型態,相關健康照護服務產業亦結合數位科技,朝向精準化、個人化及智能化的發展方向。本校為接軌世界先進國家推動數位服務轉型趨勢,並厚植產業數位化競爭,全力導入元宇宙環境教學,並積極推動人工智慧新科技發展於樂齡、休閒、運動、遊戲與幼教等生活場域,推動跨域服務產業人才菁英培育。並將人工智慧新科技發展融入樂齡及幼教領域的健康照護產業,發展「智慧醫療科技」、「智慧醫療場域驗證」、「建構社區到居家智慧照護體系」之科技應用。另於在休閒與餐旅相關產業導入「物聯網」、「人工智慧」、「擴增及虛擬實境」及「區塊鏈」等智慧科技,形成本校在智慧生活領域之創新服務方式,培育具跨領域專業知能及多元職場實務技能的服務產業菁英。